(1)屋面板的結構設計應適當考慮到板厚對防水的影響,配足負筋,避免板端出現塑性鉸。混凝土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,縮小板筋間距,屋面大角及平面剛度變化處配置適易的附加筋,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縮、溫度脹縮裂縫的能力。

(2)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分倉縫的間距不得大于6ram,且應設置在易開裂處,分倉縫應預留,不得有切割,縫寬宜為20~30mm,選擇中檔以上密封材料嵌縫,施工時應注意找平層的趕平壓光,加強養護,嵌縫密封材料應擠壓密實。 (3)使用涂膜做屋面防水時,瀝青基防水涂膜的厚度以不小于5mm,高聚構改性瀝青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3ram,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2ram。對涂膜防水屋面的表面 應設置保護層,采用水泥砂漿或塊材作保護層,應在胎膜與保護層之間設置隔離層,砂漿保護層的厚度不宜小于15ram。 (4)在結構板易裂處(如屋面大角及平面剛度變化處)應設置1-2層附加層,在出屋面管根、水落口、天溝、檐溝、檐口泛水、屋面轉角等易摻部位應設置附加層;找平層分倉縫處應設置空鋪附加層,其寬度要超出加強部位250mm,如為涂膜附加層需要帶有胎體增強材料,應先施工附加層,后施工防水層。[文章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權問題,請聯系刪除]